热门搜索:ELISA试剂盒,生物试剂,质控品,标准物质,化学试剂,生化试剂盒
10%绵羊红细胞的核心信息
一、产品本质与制备工艺
10%绵羊红细胞是经无菌处理的绵羊血液制品,其核心制备流程包括:
无菌采血:从健康绵羊颈静脉采集抗凝血液,避免污染。
脱纤维处理:通过玻璃珠摇床或离心法去除纤维蛋白原,防止血液凝固。
红细胞分离与洗涤:离心后获取红细胞沉淀,用PBS或阿氏液(含葡萄糖、柠檬酸钠等)洗涤2-3次,去除血浆蛋白和白细胞,最终配制成10%浓度悬液(即每100ml悬液含10ml压积红细胞)。
无菌过滤与分装:采用0.1μm微孔滤芯过滤,确保无菌性,分装于灭菌容器中。
关键参数:
浓度:10%(v/v),适用于多数免疫学实验。
保存条件:2-8℃避光保存,避免冻融(冻融会导致红细胞破裂,溶血率升高)。
有效期:通常为1个月(部分产品经特殊处理可延长至1年,需以供应商说明为准)。
内毒素标准:优质产品内毒素含量<10EU/ml,降低对实验结果的干扰。
二、核心实验用途与操作要点
溶血素制备与溶血实验原理:绵羊红细胞作为抗原,刺激动物免疫系统产生溶血素(抗体),通过补体介导的溶血反应检测抗体效价。
操作:免疫动物(如兔、小鼠)注射绵羊红细胞,定期采血分离血清。
将血清与绵羊红细胞混合,加入补体(如豚鼠血清),观察溶血现象。
通过比色法测定溶血程度,计算抗体效价。
应用:疫苗效价评价、补体活性检测、自身免疫病研究。
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原理:利用红细胞表面抗原与对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,通过凝集反应判断血型。
操作:将待测血清与绵羊红细胞混合,观察是否凝集(绵羊红细胞为O型,无A/B抗原,可用于反向定型)。
交叉配血时,将供体红细胞与受体血清混合,检测是否存在不相容抗体。